【縣志吧】,致力于保護和發掘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地方志縣志,承擔弘揚中華傳統道德文化、傳承華夏文明,傳播民族文化傳統的歷史重任。
地方志內容廣闊、品類繁多、卷帙浩繁、內容精深,“是歷史智慧的結晶,是維系中華民族血脈親情的重要力量?!笔侵腥A民族豐富而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是廣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傳承歷史文明、建設美好家鄉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地方志,是全面系統地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性文獻。在中國歷史與社會發展中一直發揮著資治、教化、存史的三大功能,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非同尋常的獨特地位和深遠的文化影響,堪稱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瑰寶”,是傳承中華文明、發掘歷史智慧的重要載體。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譜。地方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地方志,古稱地志、地記、圖經、方志等,是指全面、系統地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性文獻。賡續不斷地編修地方志,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這一優良傳統得到了繼承和發揚,煥發出勃勃生機。
黨中央、國務院一貫重視編修地方志工作。早在1941年,中共中央發布《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就明確規定要“收集縣志、府志、省志、家譜,加以研究”,把搜集和研究地方志作為了解中國國情和地情的重要途徑之一提出來。全國解放以后,百廢待舉,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等同志又再三提倡整理和編修地方志。1957年,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把編寫新的地方志納入《十二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方案》(草案)中,并作為其中12項重要工作之一。1958年,毛澤東同志在成都主持中央工作會議期間,倡議全國各地編修地方志。1959年,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下,建立了中國地方志小組,負責推動全國的修志工作?!拔母铩睍r期,地方志編修工作中斷。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地方志小組于1983年經中央書記處批準恢復活動,并改名為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在此期間,全國各省、市、縣也相繼建立起地方志工作機構。截至2012年底,全國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共有32個、地市級地方志工作機構有370余個、縣級地方志工作機構有3000余個(均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編人員約2萬人,加上聘用人員達10萬余人,形成了各級政府主持、各?。ㄗ灾螀^、直轄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組織實施的修志格局。
為了加強對地方志工作的領導,國務院辦公廳先后于1985年4月、1996年11月發布關于加強地方志編纂工作的文件,對地方志的編纂原則、組織實施作出具體規定,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務院于2006年5月頒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條例》,將地方志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標志著地方志事業從此進入依法修志的新階段。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新編地方志取得豐碩成果,發揮了資政、存史、教育的重要作用。地方志工作已由原來編纂一本書,發展到志(地方志書)、鑒(年鑒)、館(方志館)、庫(信息庫)、網(網絡)等多業并舉,成為記載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當代、惠及子孫的千秋大業。